答案
【A型题】
1.A 2.A 3.C 4.E 5.E 6.A 7.C 8.C 9.A 10.E 11.C 12.B 13.B 14.D 15.C 16.C 17.E 18.E 19.C 20.E 21.D 22.A 23.E 24.A 25.A 26.C 27.D 28.E 29.B 30.A 31.D 32.B 33.B 34.C 35.C 36.B 37.B 38.D 39.D 40.D 41.E 42.A 43.A 44.B 45.A 46.D 47.D 48.E 49.C 50. A
【B型题】
1.A 2.D 3.B 4.A 5.D 6.B 7.A 8.D 9.B 10.C 11.B 12.B 13.A 14.C 15.B 16.B 17.C 18.A 19.D 20.A 21.A 22.C 23.C 24.A 25.A 26.B 27.B 28.D 29.B 30.C31.A 32.A 33.E 34.E 35.A 36.B 37.E 38.C 39.C 40.C 41.E
【X型题】
1.**DE 2.BCE 3.ABDE 4.BCD 5.** 6.ACDE 7.**DE
8.** 9.**DE 10.**DE 11.BCDE 12.ACD 13.AE 14.BCDE 15.ABDE 16.ACE 17.BCDE 18.BE 19.BDE 20.BCE 21.BCDE 22.BCE 23.**D 24.ADE 25.BCD 26.**DE 27.**DE 28.BCD 29.ABDE
【填空题】
1.感受特殊毒邪;外来伤害 2.肿胀;灼热
3.肌肤;筋骨 4.手法辨脓;透光辨脓,穿刺辨脓
5.葛根;白芷 6.不怒不惊;指甲红润
8.邪毒蕴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瘀滞化热;肉腐成脓;脓毒外泄
9.消散毒邪;托毒透脓;补益调治 10.温通;理湿;和营
11.补托;透托;托里消毒散:透脓散 12.调补气血阴阳;调补脾胃
13.药物外治;手术外治 14.消;溃:阳证
15.乳中结核;形如鸡卵;表面光滑 16.乳痈;乳癖;乳痰;乳腺增生病
17.气瘿;肉瘿;瘿痈;石瘿 18.甲状腺瘤;
19.条索型;囊状型;下肢静脉曲张;腱鞘囊肿20.气滞血瘀;痰结湿聚;邪毒郁热;正气亏损
21.植物神经系统;体神经系统 22.疼痛;出血;尿潴留;**水肿;发热
23.膀胱结石位;时钟面的十二等分标法;前面(会阴);后面(尾骶)、
24.齿线以上;齿线以下;齿线 25.二、三期内痔,混合痔的内痔;一、二期较小的
26.疼痛;便血;便秘
27.**旁皮下痈:坐骨直肠窝痈;骨盆直肠间隙痈,直肠后间隙痈
28.鲜红或暗红;软而嫩;出血;表面糜烂 29.单纯性;复杂性;低位性;高位性
【名词解释】
1.是指用不同性质的消散药物,使初起肿疡得到消散,以避免化热腐肉溃脓及开刀之苦。
2.是指应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方法。
3.是指运用药物和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病人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4.蝼蛄疖:疖生于小儿头皮上,未破如曲蟮拱头,溃后似蝼蛄串穴故名。
5.疖病;多数疖同时或反复出现。
6.锁喉痈:痈生于颈前结喉部位,因红肿绕喉故名。
7.发:痈之大者。
8.丹毒:因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
9.走黄:凡生疔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未能控制毒势,火毒深入营血,内攻脏腑的一种危急重证。
10.内陷:凡疔疮以外的其他疮疡,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攻脏腑的一种危急重证。
11.乳癖:是**的肿瘤性疾病,因肿块在**内不易发现故名。
12.岩:泛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恶性肿瘤。
13.疫疔:是一种特殊的急性传染病,疮形如脐凹陷,与一般的疔疮不同,故名。
14.流注:是指发生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其特征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之深处,并有此处未愈,他处又发的现象。
15.瘰疬:是发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因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故称。
16.乳痈:**部急性化脓性疾病。发于妊娠期称内吹乳痈,发生于哺乳期称外吹乳痈。
17.乳痨:**部的结核性疾病,因其病程后期常有虚痨的表现,故名。
18.乳疬:是指**发育异常,特点是儿童或中老年男性在乳晕部出现疼痛性、扁圆形肿块。
19.肉瘿:是瘿病的一种,其特点是结块柔软,发展缓、推之可移。相当于甲状腺瘤。
20.瘿痈:是指一种颈部急性炎症疾患。特点为颈前结块、色红灼热,甚而化脓。相当于甲状腺炎。
21.斑:是不高出亦不凹陷于皮肤的色素改变,按其色有红斑、白斑、紫斑及黑斑。
22.疹:又称丘疹,凡局限性皮肤隆起的丘疹小粒,直径一般小于一厘米者称疹。
23.痘:指皮肤间的小水疱、内含浆液。
24.癣:凡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渗液的皮肤病,统称为癣。如牛皮癣、头癣。
25.疣:指皮肤上的良性赘生物。
26.脓疱:指内含脓液的局限性皮肤隆起。
27.风团:指一局限性水肿隆起的皮肤损害。呈暗红色、粉红或白色,周围有红晕,时隐时现。
【病案分析题】
1.诊断:右中指疔疮或右中指蛇头疔。
诊断依据:A.右中指外伤史; B.右中指呈蛇头状肿胀,搏动性疼痛; C.伴恶寒、发热、口渴。 D.辨证分型:中期。
治法:泻火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芩、栀子、金银花、地丁、大青叶、野菊花。在指掌侧面作一纵形切口,排脓减压,并用八二丹或九一丹药线插入疮孔。
2.诊断:乳痈:
诊断依据:A.产后10天,右**肿痛;B.伴恶寒发热,口渴,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分型:肝胃蕴热型或郁乳期。
治法:疏肝清胃,通络散结。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瓜瘘、牛蒡、石膏、花粉、黄芩、陈皮、皂刺、银花、青皮。行****,用金黄散外敷患乳,托起患乳。
3.诊断:乳腺增生病。
诊断依据:A.双乳胀痛,肿块,月经前明显;B.查双乳内可触及李子大小肿块数个,边界不清。
辨证分型:肝郁痰凝型。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白芍、当归、茯苓、自术、生牡蛎。外用阳和解凝膏敷患处。
4.诊断:乳痈。
诊断依据:A.右**肿消7天、且肿、痛加剧; B.伴高热,口渴;
C.查右**皮色焮红,结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
辨证分型:毒热蕴结。肉腐成脓型或成脓期。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味。当归、生黄芪、炒山甲、川芎、皂角刺、银花、生石膏。作右**脓肿切开引流术。
5.诊断:**周围痈。
诊断依据:A.**周围红肿疼痛8天;B.伴恶寒,发热。口渴喜饮;
C.检查见**5点处可见一6.3cm肿抉,表面焮红,压痛明硅,无波动感。
辨证分型:湿热蕴阻型。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散结。.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银花、花粉、浙贝母、当归、赤芍、乳香、没药、山甲、皂角刺、防风、自芷、陈皮。用金黄膏外敷。并作切开排脓。
6.诊断:前列腺肥大。
诊断依据:A.小便点滴不爽10天;B.肛检,前列腺增大约鸡蛋大小,中央沟消失.轻压痛。
辨证分型:肾阳不足型。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附片、肉桂、熟地、茯苓、泽泻、枣皮、淮山药、牛膝。
7.诊断:火带疮或带状疱疹。
诊断依据:A.胸胁部出现疱疹,伴刺痛4天; B.伴查见右腰胁部绿豆大水疱,排列成带状。
辨证分析:由于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外溢肌肤,故见水疱;气滞湿阻故刺痛;发热,口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内热盛。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地、车前草、泽泻、山栀、木通、当归。用青黛膏或二味拔毒散外敷患处。
8.诊断:急性附骨疽。
诊断依据:A.左下肢疼痛7天,不能活动;B.检查时见左下肢股骨下段有叩痛;
C.伴高热、恶寒、口干等全身症状。
辨证分型: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化瘀通络。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黄连、黄柏、山栀、银花、牛膝、地丁、车前子、茯苓。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玉露散外敷。
***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之先兴奋后抑制,甚至麻痹;感觉神经、横纹肌、血...[详细]
临床医嘱手册电子书汇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