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新利18手机|病例

搜索

首页 18luck西部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新利网官方网站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消化内科医学进展> 专家观点:规范早癌患者的内镜诊治

专家观点:规范早癌患者的内镜诊治

2014-01-08 11:38 阅读:1587 来源:医脉通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成为早期胃癌的常规内镜下治疗措施。判断治疗成功的标准包括病变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内镜治疗术后最主要的问题是残余病灶的复发以及淋巴结转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成为早期胃癌的常规内镜下治疗措施。判断治疗成功的标准包括病变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内镜治疗术后最主要的问题是残余病灶的复发以及淋巴结转移。

明确早期识别和诊断的规范

早期胃癌是指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胃癌,其中仅累及黏膜层者为黏膜内癌。按照表浅瘤变的巴黎内镜分型,可将早期胃癌分为:Ⅰ型为息肉样病变,包括带蒂型(Ⅰp)或无蒂型(Ⅰs);Ⅱ型为平坦型病变,包括隆起型(Ⅱa)、平坦型(Ⅱb)和凹陷型(Ⅱc);Ⅲ型为溃疡型。

要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内镜医师应首先要了解其内镜下表现。第一步是白光内镜下确定黏膜存在轻微的颜色改变、不规则微血管网或轻微隆起或凹陷。第二步是应用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超声内镜、自发荧光成像和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等新型内镜技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另外,由于对内镜下活检或切除组织标本的正确处理,关系到病理医师对病变的正确诊断和分型,故消化内镜医师应与病理医师共同规范组织标本的处理流程,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精确性。

警惕患者“报警”症状

对存在不明原因贫血、消瘦、便潜血阳性、无规律性上腹痛等“报警”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内镜检查。对已行内镜检查,并发现存在胃癌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包括胃溃疡、胃腺瘤、残胃、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等)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并复查内镜。对病理证实为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可考虑行黏膜活检或短期复查胃镜,避免遗漏早期胃癌病变患者。

严格把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应症

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相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以将更大的病灶一次性完整切除,肿瘤残留率及术后复发率较低。有随访研究显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复发率仅为0%——5.5%.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最主要的问题是淋巴结转移,治疗对象的选择会影响其发生率。目前认为,病变侵及黏膜下层(深度<500μm,SM1),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相对较低,可行内镜下治疗;当黏膜下浸润深度>500μm(SM2)时,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并随着病变直径的增大而升高,因此,对这部分患者,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规范化内镜治疗,势在必行

内镜医师若要提高治疗成功率,除应该严格掌握内镜下治疗的适应症、在术前精确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和大小、是否存在溃疡等病变情况外,须在进行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内镜操作前,接受规范化内镜治疗技术培训。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内镜下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采取的“内镜计算机模拟―动物(模型)模拟―患者临床实践”的序贯性内镜操作培训,可以帮助内镜医师掌握规范化的内镜诊疗技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