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时间6月2日下午,在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在消化道肿瘤(非结直肠癌)专场进行了口头报告: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Ⅲ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由李进教授和**南京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共同牵头,是全国38家医院共同参与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报告了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III临床研究结果。
该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试验,共入组273名病人,2:1随机分配至口服阿帕替尼(850mg,po,qd,28天为一个周期)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
主要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史、性别、ECOG评分、转移灶数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治疗史上都相似(P>0.05)。
疗效方面,阿帕替尼组相比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mOS)明显延长(195天 vs. 140天;HR=0.71;95%CI 0.54-0.94;p<0.016)。阿帕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也明显延长(78天 vs 53天,HR=0.44,95%CI 0.33-0.61;p<0.0001)。阿帕替尼组和安慰剂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2.84%和0.00%。
安全性方面,阿帕替尼组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不良反应都可以通过剂量中断或减量来处理。超过2%的病人发生的3/4级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乏力、厌食、转氨酶升高。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李教授在会前接受医脉通的采访时表示,对于所有化疗方案均失败的晚期胃癌病人,这一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进步。该项研究首次证明抗血管生成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在胃癌里的疗效。该项研究获得了大会专家认可,被选为大会口头报告,同时也入选BOA(Best of ASCO)论文,表明中国专家在胃癌领域里为国际肿瘤事业做出的贡献,这主要缘于38家医院研究者的齐心协力,以及病人的奉献。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障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特征,伴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