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介绍】
主诉
患儿,女,出生46小时
颜面部淤斑46小时
现病史
患儿出生后其家长发现患儿头面部有紫红色斑,未予重视。入院前22小时于产院查体时发现患儿全身皮肤散在淤点、淤斑,大小不等,尤以颜面为重。患儿无发热、易激惹、及抽搐等。查血白细胞(WBC)91.2×109/L,淋巴(L)54.8%,末梢血涂片幼稚白细胞60%——70%,遂以“白细胞增高原因待查”转入我院。
查体
精神反应稍差,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丘疹,颜面散在红色淤点、淤斑,压之不褪色。右胫前皮肤可见两个红色小结节样皮疹。呼吸平稳,前囟平,张力不高,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音有力,律齐。肝肋下2.5cm,质软,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张力正常,新生儿反射引出完全。
血常规:WBC(47.8——105.8)×109/L,中性粒细胞(N)11%——22%,L16%——34%,单核细胞(M)8%——43%,幼稚细胞10%——54%,红细胞(RBC)(4.11——4.8)×1012/L,血红蛋白(Hb)144g/L——176g/L,血小板(Pt)(171——189)×109/L,C反应蛋白(CRP)(8——42)mg/L.血培养、骨髓培养均阴性。腹部B超:肝肋下3.4cm,余腹部实质脏器未见异常,未见肿大的淋巴结。白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2%;积分值:2分。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统原始粒及早幼粒细胞比值增高,共占45.5%,且胞体大,胞浆多,核染色质粗,部分细胞形态不规则,其他阶段细胞比值减低。红系统少见有核红细胞,粒红比值明显增高。巨核细胞少见,血小板不减少。可见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共占16%(图1——6)。免疫组化检查:白血病免疫分型,表达:CD33,CD11b,HLA-DR,CD56,CD13,CD15,CD14,CD64,MPO.考虑为非淋巴表型。治疗经过积极应用抗生素,给予患儿足量液体2000ml/(m2·d)进行水化,同时予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并与家长协商进行化疗。家长考虑到先天性白血病的预后,在患儿住院后3周放弃治疗。
【其他】
【母亲孕产史】 G1P1,孕40+2周自然分娩。否认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Apgar评分1、5、10分钟均为10分,出生体重3650g.母亲定期产前检查,妊娠早期曾口服保胎药,妊娠期接触化工原料。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
【病例讨论】 患儿为早期新生儿,以“发现皮肤淤斑”为主要症状就诊,结合患儿生后多次检查显示末梢血白细胞均明显增高并可见幼稚细胞,3次骨髓检查粒系统原始粒及早幼粒明显增高,诊断应首先考虑新生儿白血病。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及免疫分型结果,考虑为髓性白血病可能性大。但应注意与引起新生儿白细胞增多的其他病因进行鉴别:(1)类白血病样反应本患儿生后多次检查末梢血白细胞均明显增高,CRP偏高,应注意细菌感染等引起的类白血病样反应。但患儿入院后一般情况好,无发热、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临床未找到明确的感染灶,且经临床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白细胞仍明显升高,不支持感染所致的类白血病样反应;(2)成纤维细胞瘤患儿有肝大,皮下结节,应注意成纤维细胞瘤。但患儿外周血可见幼稚细胞,骨髓检查显示粒系统原始粒及早幼粒明显增高,而未见成簇状神经细胞的瘤细胞,成纤维细胞瘤可除外;(3)粒细胞集落**因子的应用患儿一直未曾应用粒细胞集落**因子,本病因可以除外。
【预后】 先天性白血病以急非淋为多见,唐氏综合征婴儿发病率高。CL恶性程度高,对化疗耐受性差,预后差,多在诊断后1——4个月死亡。值得一提的是CL有些为暂时性白血病,未经治疗可自愈,但日后有发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可能。
病例来源:爱爱医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