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hypophysis cerebri)为卵圆形小体,灰红色,横径12mm,前后径约8mm,重500g。垂体与漏斗相连,漏斗为下丘脑灰结节向下的锥形中控突起。垂**于蝶骨的垂体窝内。上面被硬膜的环形鞍膈覆盖,鞍膈中央有漏斗空穿过,并将垂体上面与视交叉隔开。垂体侧面有海绵窦及其所含结构。垂体下面通过和环窦相通的静脉窦与与垂体窝底相隔。脑膜与垂体被膜交织混合,不能分开。垂体的功能及内在的结构受性别、年龄的影响较大。
垂体分为三个叶并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组织来源。在第五周的胎儿,已经发现rathke囊起自口凹上皮,很清楚的看到间脑也参加了垂体的形成,经过13周的发育,二者在垂体窝处汇合。从原始口腔突向上。人胚第4周初(4-5mmCR),原始口腔顶部口咽膜前方的外胚层向间脑底壁外突形成Rathke囊。与此同时,第三脑室底壁向腹侧外突形成垂体漏斗囊。胚胎腺垂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信号调控。一般认为,Rathke囊是在脊索前中胚层诱导下发生的,而漏斗囊也有诱导Rathke囊发生的作用。到第6周时,两个部分彼此遇合形成垂体原基。
第5周时,Rathke囊逐渐向着间脑底部延伸,其基部形成一个细柄。约于第7-8周时,Rathke囊的柄部萎缩,与原始口腔间的通道封闭。偶尔部分留存形成咽顶壁内的咽垂体由于原始口腔的发育,最后移至鼻中隔后缘的背面。Rathke囊的远端增大为圆球形,发育迅速。当其与漏斗囊相贴时,形成双层的杯状结构,其囊的前壁细胞增殖旺盛,逐渐增厚,以后分化成腺垂体的远侧部(前叶)。囊的后壁(杯的内层)发育较差,发育为不连续的中间部。而囊腔由于囊壁的发育增厚,逐渐成为一窄腔,最后只留下一缝状裂隙,在发育成熟的垂体中,通常不易见到,或在相当部位只存在一些小间隙。胚胎第3月末,Rathke囊的顶部围绕漏斗柄的部分,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了腺垂体的结节部。有证据表明rathke囊发信号到漏斗,但具体怎样促进漏斗的形成和发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人报道,原始口腔顶部的外胚层上皮演化为Rathke囊有一定的胚龄时间限度。移植实验显示,第12-13天的鼠胚发生Rathke囊的上皮能发生腺垂体组织,而第14天以后的同一区上皮,就不能分化为腺垂体。研究显示,随着Rathke腔上皮的有丝分裂,细胞增生,上皮出现分化,如果认定垂体原基的增生形式为从上皮上分支,引起滤泡结构的形成,就可能理解为什么垂体裂隙的上皮细胞在形态上与滤泡星形细胞非常相似,而滤泡星形细胞在垂体前叶内形成滤泡,而这个问题在以前是很难给出一个合理解释的。
漏斗囊为神经垂体原基,最初和间脑的底板一样薄。第10-11周时,漏斗囊的远端由于神经上皮细胞增生而很快增大,囊腔消失,以后分化成神经部(后叶),含有与神经胶质细胞相似的垂体细胞好从丘脑下部神经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漏斗囊的顶端连于第三脑室底,成为丘脑下部的一部分。其下方囊壁增厚,略有膨隆,构成正中隆起以及漏斗柄。神经垂体的成熟时间略迟于腺垂体。胎儿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在胎儿24 周左右较为成熟。皮质醇、甲状腺素在生长激素的个体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一般说来,胚胎第4月时,垂体各个组成部分已经基本分化。垂体原基周围的间充质分化为结缔组织的被膜,其血管来源于境内动脉分支和间脑底壁表面的血管分支,并建立了垂体门脉系统。在胎儿出生前,垂体远侧部约占垂体重量的78%,中间部占2%,神经垂体占20%。垂体重量与体重之比,自胚胎第2月以后逐渐下降。有研究表明鼠的垂体远侧部(包括结节部)约占垂体重量的75%,中间部占11%,神经垂体占13.5%。垂体重量与体重之比,自胚胎第2月以后逐渐下降。
总的来说,垂体的发育分化过程中,不仅存在种间差异,而且同种不同品系的动物也存在着差异。因此,脑垂体的发育,较其他内分泌腺体更为复杂,从一种动物得到的资料,不一定适用于另一种动物。